為有效紓解上午尖峰下華翠橋往臺北市方向車流紓解效率,本市交通管制工程處(以下簡稱交工處)預計於114年6月24日起試辦調撥車道措施,於平日上午7至9時調撥艋舺大道336巷至西園路南向1車道供進臺北市車輛通行,以增加該路段行車效率。試辦期間,交工處將於艋舺大道(華翠橋至西園路間)增設告示牌,以提醒用路人調撥時段開放艋舺大道336巷至西園路之南向1車道供左轉車輛行駛,原往北最內側左轉專用車道則提供直行車輛行駛。交工處特別籲請駕駛人遵循現場交通標誌、號誌指示行止,以維行車安全與順暢。-以下空白-
本市災害防救辦公室提醒,TD02今(12)日02時位於臺北南南東方約700公里之海面上,以時速38公里向西北快速移動,預估TD02將於今白天轉往北北西行進於今晚間至明(13)日上午通過北臺灣近海,屆時本市將發生較顯著的雨勢。 水利處呼籲市民朋友,雖目前預報尚有不確定性,仍請隨時注意天氣動態。另外,提醒民眾要做到三件事,請市民要清空水溝蓋板上方的障礙物,要有人員裝設防水閘門。最後,建議加入「戀戀水綠 臺北水利」官方LINE,接收水情資訊,多管齊下來減少災害損失。 第一步,要清空住家附近水溝蓋板上方的障礙物,保持水路通暢。水溝蓋上常見的阻礙物包含:盆栽、腳踏墊、塑膠板和樹葉等,大雨來襲時,會讓雨水排不進水溝,造成路面積淹水現象。 第二步,在建築物停車場及一樓住家等出入口,及時設置防水閘門(板),短時強降雨的發生,很容易就超過了雨水下水道設計的保護標準,時常淹進一樓住家或地下室,而裝設防水閘門(板)才能在暴雨來襲時,第一時間自我保護,保護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 …
為了掌握動物園裡動物的健康與福祉,除了動物保育員們的日常照顧與行為觀察,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獸醫師們,還會定期為動物們排定健康檢查。大貓熊作為全球物種保育最具代表性的旗艦物種保育大使,牠們的健康狀況始終是各界關注焦點。臺北市立動物園醫療團隊獸醫們定期為大貓熊進行健康檢查,監測牠們的生理狀況,並在需要時提供專業的醫療照護。從日常的營養管理、行為觀察,到複雜的疾病診斷與治療,定期的健康檢查,對於確保動物們的生活福祉、健康,乃至於整體物種的永續發展,扮演著關鍵角色。動物園今(2025)年在大貓熊家族「圓寶」(6/28)、「圓仔」(7/6)與「圓圓」(8/30)生日之際,在舉辦派對活動之外,更將首度推出「大貓熊獸醫聊天室」,邀請對大貓熊幕後醫療與照護工作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限定的「與獸醫師有約對談活動」,深入了解大貓熊照養團隊的專業照護工作。同時也推出限量「圓氣食竹」動物認養線上捐款活動,當日現場還有實體保育教育推廣駐站,邀請大家一同為保育盡心力。6月28日為動物園歷經10日休園後重新開放的第一天,也是大貓熊「圓寶」生日,邀請所有關心大貓熊與野生動物保育的朋友們,一同來參與這場充滿教育與樂趣的生日會,繼續支持大貓熊與其野生動物保育。 【活動】大貓熊歡樂派對系列活動「大貓熊獸醫聊天室」將透過零距離體驗獸醫師在照顧大貓熊的日常,想知道大貓熊如何看牙、測視力或做物理治療嗎?在「大貓熊獸醫聊天室」將由專業獸醫親自解說每隻大貓熊的健康照護重點,搭配創新手動操作體驗,讓參與的民眾理解動物醫療大不易。活動將依大貓熊「圓寶」(6/28)、「圓仔」(7/6)、「圓圓」(8/30)不同年齡層著重不同的照養醫療經驗分享,活動報名詳機關網公告。「圓氣食竹」動物認養線上小額捐款6 月 20 日起開放「圓氣食竹」動物認養線上小額捐款活動,民眾將有機會獲得獨家暖心限量文宣品。在2024年廣受好評的壓克力夜燈組將重新設計,完美呈現圓仔與圓寶的可愛身影,搭配溫潤的木質底座,絕對值得收藏。同時,全新推出大貓熊「圓圓、圓仔、圓寶」三款限量閃卡,每張卡片都精心收錄了大貓熊們獨家的可愛小故事等你探索。這系列文宣品不僅極具收藏價值,每一筆捐款都將投入動物保育、學術研究、物種飼養管理及教育推廣等工作妥善運用。A方案:雙寶夜燈大全配 (限量100組,捐款1,300元):包含雙寶大貓熊木座夜燈與雙寶大貓熊閃卡。B方案:花好月圓夜燈擴充組 (限量100組,捐款800元):包含雙寶大貓熊壓克力片與雙寶大貓熊閃卡。「PANDA LIGHT UP:熊熊閃一夏」10:00-15:00在6月28日、7月6日、7月26日、8月9日、8月30日於大貓熊館一樓出口電梯前,動物認養實體推廣攤位也將舉行為期5天的推廣活動,期間將提供限定限量圓圓閃卡、動物繡片組合、環保杯套等捐款禮,詳情將於6月20日公布。 大貓熊歡樂派對系列活動詳情請以機關網教育活動公告為主。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李素禎科長 02-2720-8889分機6341 …
台北地下街102號店鋪遭霸占案,業於114年3月4日最高法院判決(由市場處勝訴)三審定讞,114年5月21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於命占用人等收受命令15日內返還店鋪予市場處,市場處114年5月29日發文提醒占用人儘速聯繫本處辦理點交事宜,惟占用人於114年6月11日下午5時前仍未主動聯繫,市場處遂依執行命令陳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債務人履行情形,後續將配合法院辦理強制執行收回店鋪等事宜。 台北地下街102號店鋪原由聚寶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承租使用,該公司將店鋪交由股東沈氏等人經營使用,惟該等使用人未經許可私自於公共空間違規設置燈箱及張貼大型廣告輸出物,經市場處及地下街合作社一再勸導應遵紀守法及限期改善,沈氏等卻拒不改善,爰市場處依店鋪使用行政契約等規定於107年6月25日終止該店鋪之契約與使用權,並限期騰空返還市場處,然沈氏等卻持續占用該店鋪擺放扭蛋機牟利,拒不騰空返還。市場處基於維護市有財產權益及地下街整體秩序,依法提起返還102號店鋪之訴,歷經七年漫長的法院訴訟調查審理,期間一審、二審皆由市場處勝訴,最終於 114年3月4日由最高法院判決,市場處勝訴,全案三審定讞。 另64、70B、104、105及107號店鋪亦因安置戶公司與市場處間契約屆期應依限騰空返還店鋪,然公司內股東沈氏等仍持續占用擺放扭蛋機牟利,且與消費者發生兌幣爭議等遭投訴情事,相關訴訟法院刻繼續審理中,市場處亦積極配合法院審理,將於三審定讞後依確定判決辦理相關事宜,還民眾一個優質的遊逛購物環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資訊教育科 卓育欣科長 1999轉1230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發稿日期:114年6月12日】【主題:113學年度臺北市「AI教育節」- 3大展區、26校展出AI及新興科技教育專題學習成果!】【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下稱教育局)為培育科技跨域人才,創全國之先於中正高中、陽明高中、百齡高中成立高中AI專班,113學年度擴大辦理「新科技學程」共計8校參與計畫,並於114年6月14日(星期六)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一樓及B1舉辦「113學年度AI教育節」成果發表會,將展出新科技學程各校專題成果,更邀請各學層共26校共同參與展出! 本次「AI教育節」成果發表會內容豐富,現場規劃「互動展示區」、「學生主題發表會」及「海報靜態展覽」等三大區域,高國中展出AI科技視覺辨識、機器學習、機器人應用、數據挖掘及智慧代理等實際應用案例,國小展出VR應用、智慧小車等新興科技及STEAM跨域學習成果。 在「互動展示區」,陽明高中以校內棒球隊為題發表專題「AI智慧投手養成計畫」,結合Rapsodo Pitching 2.0 Pro雷達科技儀器及視覺影像分析,使用 AI 追蹤工具錄下投球影片,獲得旋轉軸(spin axis)、傾斜(tilt)、旋轉方向(spin direction)、陀螺角度(gyrodegree)等數據,並以高速攝影機錄下投球動作,並透過慢動作回放分析協助選手評估目前整體的投球武器庫的完整度與如何優化,再透過教練對於物理、握法、出手想法的了解,幫助選手打造出犀利的球種以及更好的投球機制,讓訓練成效不再只是依靠感覺評斷。 「學生主題發表會」中山女高展出獲得第四屆全國高中醫療科技創意競賽金獎作品「血友病專用OK繃」,針對血友病患者在受傷時,因凝血功能異常而難以止血的問題,設計一款專用的OK繃,幫助患者更快速止血,將OK繃結合凝血劑或止血材料,讓OK繃在接觸傷口時,立即產生止血作用,除減輕血友病患者受傷後的痛苦和傷勢外,更提高傷後照護及傷口照護品質。 「海報靜態展覽」百齡高中因對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技術感興趣,並關注相關車禍新聞後,以「路逕自走車」為題,製作一台具備循線與避障功能的自走車,感知障礙並依路徑行駛,模擬自動駕駛技術的實際應用。 教育局表示,為因應近年人工智慧(AI)科技及各式新興科技知識急遽發展,為培養本市學生將AI思維轉換、運用於解決生活情境問題能力,未來將持續推動各項跨領域學習活動、師資培育及校本STEAM課程發展等,同時持續推動本市新科技學程,114學年度預計達11校,預計投入980萬經費培育本市AI人才,培養學生科技素養、創新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未來將持續推動AI教育,修訂各學層資訊科技領域課程綱要,將於114學年開始輔導學校開發相關課程、進行師資增能,於115學年度課程審查時,正式於各校適用。 教育局新聞稿1140612113學年度臺北市「AI教育節」-…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自2024年起邀請林易擔任駐團藝術家,以「青年音樂家.好朋友」為主軸,一起在夏日為舞臺注入充沛的清新能量。今年的「夏日音樂漫步」企劃,將結合駐團藝術家「好朋友系列」,用音樂串起與觀眾的距離,搭配輕鬆氛圍設計,與多位活躍於歐、亞樂壇的國際青年音樂家齊聚一堂。青年指揮莊東杰打造夏日音樂漫步首部曲夏日音樂漫步「首部曲」《莊東杰、張凱閔與TSO》及《莊東杰、林易、賈基夫、莫羅與TSO》,邀請青年指揮莊東杰掌舵,將於中山堂中正廳為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感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8月10日場次,將邀請即將參賽2025年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臺灣鋼琴家張凱閔擔綱演出。作為我國鋼琴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張凱閔的演奏融合理性與情感,技藝純熟,深具音樂性。此次登台,觀眾將有機會搶先一睹未來國際賽場焦點人物的風采,並為臺灣音樂界的新希望送上最溫暖的掌聲。8月17日場次,邀請林易與斯蒂凡・賈基夫(Stefan Jackiw)、大提琴家艾德加・莫羅(Edgar Moreau)帶來貝多芬三重協奏曲,精彩可期。林易駐團計畫:世界音樂家齊聚 共築夏日經典之聲緊接著駐團藝術家「好朋友系列」,讓炎炎夏日感受年輕、創意的音樂魂,一系列知性與深度的旅程即將於夏日展開。駐團藝術家林易規劃一系列於國家演奏廳精緻深邃的室內樂演出,他參考多個國際音樂節的經驗,希望能將國際級的音樂視野引進臺北,讓世界的聲音在城市共鳴。林易分享他對於夏日音樂漫步的策劃:「這兩年擔任TSO駐團藝術家,有了和以往鋼琴家身分截然不同的體驗,在與國際音樂好友討論曲目的過程中,藉由各種室內樂組合得到更多音樂的可能性與想法,也感受到音樂連結彼此、連結聽眾、連結世界與臺北。」林易表示,跟TSO有十年的淵源,包括2015及2023年的演出,當時他是以獨奏家的身分與TSO合作,就感覺TSO的團員很會聽獨奏家的聲音並給予支持及回應,讓他印象深刻,這次很高興有機會擔任TSO的駐團藝術家,與TSO的音樂家們一起討論曲目、討論音樂共同演奏出來,2-3週大家聚在一起,音樂家彼此更加有默契而更瞭解彼此親近,更連帶與聽眾的距離更近,這就是音樂的power,年輕音樂家的strong。林易表示有人的connection就會有音樂,透過音樂有實體的表達而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本次邀集多位國際知名音樂家來臺共襄盛舉,林易表示去年與莫羅、鮑里斯.博戈洛托(Boris Borgolotto)、趙珍珠(Jinjoo Cho)合作時留下了美好回憶,對臺北的聽眾有著非常好的印象。今年將擴大這項計畫的規模,除了上述三位熟面孔外,也將迎來新夥伴,包括小提琴家斯蒂凡.賈基夫(Stefan Jackiw)、中提琴家亞德里安.拉.馬爾卡(Adrien La Marca)與大提琴家麥克斯.蓋斯勒(Max Geissler),更多音樂好朋友一起同歡,將與TSO音樂家同台迸出璀璨火花。整體節目不僅顯現林易對室內樂的深刻理解,更展現TSO作為國際音樂交流平台的深厚實力,林易充滿期待地提出未來的期許:「一直很喜歡音樂節這個概念,希望未來的『夏日音樂漫步』能發展為為期兩至三週的『國際夏日音樂節』,能夠在未來的『臺北音樂廳』舉行,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音樂家參與。」未來臺北舉辦國際音樂節,相信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好友們都會帶著家人來臺北共襄盛舉,這也是林易的夢想,希望透過音樂節的累積建立國際的音樂社群(build music community)。為實現這項願景,一座優質的演出場地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正積極籌建中的「臺北音樂廳」,正是能肩負此重任的關鍵設施。該音樂廳規劃興建一座擁有1,500席的葡萄園式主廳、一座600席的多媒體排練實驗空間,以及數個不同規模的排練廳,是國際知名建築聲學大師徐亞英老師的最後設計作品,將以卓越的聲學性能,成為臺北音樂藝術發展的重要基地。未來,臺北音樂廳也將成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國樂團的常駐演出場所,也將為臺北打造出一個與國際音樂節接軌的理想平台。音樂不只是藝術 更是盛夏生活提案走出音樂廳,走向城市綠地與文化空間,TSO將於7月26日至27日熱情加入松山文創園區「夏日松一下」活動,以4場輕鬆愉快的免費室內樂演出作為夏日暖手,邀請市民朋友於夏日午後時光感受音樂的美好。在樂音中漫遊夏日風景,為臺北市注入一股音樂新律動,成為市民們「暑假最具質感的新選擇」。TSO期盼讓音樂走入日常,無論您是古典樂迷,或是正尋找暑假清涼避暑的藝文選擇,TSO夏日音樂漫步都將為您帶來一段耳目一新、沁涼動人的夏日體驗。邀您一同走入TSO的盛夏樂章。【夏日音樂漫步 購票優惠】自2025年6月13日(五)12:00前,享早鳥75折優惠,2025年6月13日(五)12:00後,任選2場可享8折優惠,以上方案最低票價不予折扣。更多演出資訊與購票詳情,敬請參閱OPENTIX節目列表:https://www.opentix.life/topic/1560116802290040832TSO 2025夏日音樂漫步場次:【2025 TSO 夏日音樂漫步】莊東杰、張凱閔與TSO時間:8/10(日)14:30地點:中山堂中正廳【2025 TSO 夏日音樂漫步】莊東杰、林易、賈基夫、莫羅與TSO時間:8/17(日)14:30地點:中山堂中正廳【2025 TSO…
日前一名男童與父親及姐姐在捷運西門站一號出口外用餐後,不慎在人潮中與家人走散,捷運警察隊第四分隊警員郭博正、陳永晉接獲通報後,即刻趕赴現場處理,迅速找到男童爸爸與姐姐,順利助其與家人團圓。 經了解,男童原本與姊姊及父親在西門町一號出口附近用餐,飯後因人潮擁擠,男童不慎將前方一名陌生男子誤認成父親並跟隨在後。該名男子察覺異狀後詢問男童,確認其與家人走失後,便協助將男童帶至捷運站。見男童眼眶泛淚神情緊張,捷警耐心安撫其情緒,並細心詢問同行家人特徵,同時調閱站體監視器查看路線,後捷警牽著男童的手至站外沿著原路找尋,途中行經漢中街派出所,原欲前往詢問是否有家屬正在尋找走失孩童時,正巧遇見男童父親與姊姊正焦急報案尋人,順利協助男童與家人團聚。男童父親對警方即時協助並耐心陪同沿途找尋及熱心服務的精神,充滿感激與深表謝忱,也感謝熱心民眾適時伸出援手。 捷運警察隊呼籲,捷運及商圈人潮眾多,家長如攜帶孩童外出,務必隨時留意行蹤,可在孩童身上放置聯絡資訊,降低走失風險。如不慎走失,請立即向捷運站務人員、保全或捷運警察反映,或撥打110報案電話,捷警將立即趕赴現場處理,維護搭乘捷運旅客安全。
發稿日期:114年6月12日遊戲,是孩子最自然且最重要的學習方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長期致力於提供學齡前兒童的早期療育,近年來推出一系列由職能治療師帶領的「兒童遊戲團體課」,協助發展遲緩或有特殊需求的幼兒提升其遊戲參與品質與能力,並促進其在日常生活與社會情境中的整體發展。◎美國實證支持:遊戲促進兒童多面向發展遊戲不只是單純的娛樂活動,更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基礎。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2007年的研究,遊戲能有效促進兒童在認知、語言、動作與情緒上的發展,也有助於強化與他人互動的能力。然而在臨床實務觀察中發現,許多發展遲緩或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SD)兒童,常因社交互動能力較弱、遊戲技巧不足,而缺少與他人一起遊戲的機會。◎由職能治療師打造,讓遊戲變得有趣又有策略該中心所打造的「兒童遊戲團體課」是專為學齡前兒童設計,透過專業職能治療師的帶領,結合多元有趣的遊戲內容(例如:123木頭人、鬼抓人等),提升孩子的參與動機。課程採用結構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引導孩子在感興趣的情境中練習遊戲技巧與策略,並逐步發展角色扮演、團隊合作與溝通表達等能力。◎家長參與,讓學習延伸到生活中課程中也安排家長觀察與參與課程分享環節,讓家長能更深入了解孩子在遊戲中的表現與進步,也能把課堂上的遊戲經驗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吳貞瑩主任說,這些正向的遊戲經驗不僅促使孩子更願意主動參與,也有助於與家長及同儕建立良好互動關係,並在過程中增進自信與成就感。更有家長回饋,孩子回家後會主動邀請學校同學一起玩課堂中學到的遊戲,並樂於與同儕分享玩法與過程,進一步建立正向的人際互動與同儕關係。遊戲即是目標,結合內在動機提升發展潛能。◎遊戲本身就是目標,結合內在動機培養發展潛能課程理念強調「遊戲即是目標」,不僅教導不同類型的遊戲技巧,更重視營造讓孩子能參與、投入,並從中獲得樂趣與成就感的遊戲情境。當遊戲活動能結合兒童的內在動機與外在環境支持時,將更有助於提升其參與意願與發展潛能。◎打下成長基礎,陪孩子快樂邁向未來透過遊戲團體課程,孩子不僅學習如何遊戲,也為日後更廣泛的生活參與打下良好基礎。期盼藉由「兒童遊戲團體課」,讓更多家庭與孩子重新看見遊戲的價值,進一步促進兒童在生活中真實的參與與成長。
發稿日期:114年6月12日癌症已數十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而癌友在病程中常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進而影響疾病的預後。因此在抗癌過程中營養攝取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適當飲食不僅能增強體力、減緩治療的副作用,還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陳鈴如特別整理癌症飲食指南供癌友參考,期望能幫助獲取足夠營養,以提升身體對抗疾病的能力。一、攝取足夠的熱量體重減輕為癌友常見的營養問題,攝取足夠熱量可維持體重或減緩體重下降,避免癌友進入癌症惡病質,或是中斷治療。根據文獻指南建議,癌症病人每日熱量需求為每公斤體重25-35大卡,依個別狀況可再做適度調整。癌症飲食仍需以均衡飲食為基礎,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達所需的熱量及營養素。然而,癌友常因疾病本身或治療副作用影響食慾,導致熱量攝取不足。此時建議可採少量多餐,每日三餐之外,應增加三次的點心,建議選擇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如:濃湯、酪梨牛奶、麥片牛奶、堅果豆漿或濃縮營養品等,可增加總攝取量。另外,癌友常認為罹癌後飲食應清淡少油,其實不然,低油飲食容易導致熱量攝取不足,因此提醒癌友在油質攝取上不必刻意減少,應適量選用優質植物油及堅果,部分菜餚可選擇炒或煎等烹調料理,以提高熱量的來源。二、選擇優質蛋白質蛋白質為人體細胞重要成分之一,參與組織修補、建造等,癌症病人因疾病需要應增加蛋白質攝取。根據文獻指南建議,癌症病人每日蛋白質需求為每公斤體重1-1.5公克,依個別病況可再做適度調整。建議癌友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如:毛豆、黑豆、黃豆及其製品、海鮮、蛋、肉類(家禽、家畜)、乳品等。若癌友因食慾不佳無法攝取足夠時,可選擇豆漿、牛奶或優酪乳等取代部份的水分,也可添加市售蛋白粉,如此可於無形中增加蛋白質的補充。三、提升抗氧化力癌細胞本身或是化療、放射治療,都會造成身體細胞的破壞,引起發炎反應並增加氧化壓力。食物中的蔬果富含維生素A、C、E、植化素等抗氧化物質,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提升免疫力。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日應攝取蔬菜類3-5份(1份=可食部份生重100克=熟食蔬菜1/2-2/3碗)、水果類2-4份(1份=女性拳頭大小1個=切塊水果8分碗-1碗)。因此建議癌友每日攝取足量多色彩的蔬果,有助於均衡攝取多元的營養素。以下提供高營養密度點心食譜供食慾不佳的癌友參考,另外,陳鈴如提醒癌友,適度搭配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食慾。【蘋香豆漿堅果飲】(1人份)● 食材:小蘋果1顆、豆漿240ml、核桃2顆● 做法:1. 蘋果洗淨去皮切塊(或依個人喜好帶皮,可增加植化素與纖維的攝取)。2. 將蘋果、豆漿及核桃放入果汁機攪打均質即可。● 營養分析:份量熱量(大卡)醣類(克)蛋白質(克)脂肪(克)膳食纖維(克)1人份25338.38.17.55.8佔熱量百分比60.6%12.8%26.6%-【蘋香豆漿堅果飲】材料及成品(照片由陳鈴如營養師提供) 【南瓜雞蓉濃湯】(1人份)● 食材:南瓜100克、雞胸肉40克、馬鈴薯10克、洋蔥20克、雞蛋1/4顆、植物油1茶匙、全脂鮮奶100ml● 做法:1. 南瓜洗淨去籽切塊(可帶皮或去皮),放入電鍋蒸熟後取出壓成泥。2. 馬鈴薯(可帶皮或去皮)、洋蔥、雞胸肉洗淨切丁。3. 冷鍋倒入植物油,加入洋蔥、馬鈴薯拌炒後,再加入雞胸肉丁拌炒。4. 倒入南瓜泥、鮮奶及適量清水攪拌煮滾後加入蛋液,再依個人口味加入少許鹽巴即可。● 營養分析:份量熱量(大卡)醣類(克)蛋白質(克)脂肪(克)膳食纖維(克)1人份26125.71610.52.9佔熱量百分比39.4%24.5%36.1%- 【南瓜雞蓉濃湯】材料及成品(照片由陳鈴如營養師提供) 參考文獻:1. Muscaritoli M, et al. ESPEN practical guideline: Clinical Nutrition in cancer. Clin Nutr…